张 澜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开封市委员会  【      】  时间:2017-05-09

  




【人物简介】
      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继黄炎培之后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至1955年2月9日逝世,享年83岁。

  幼年随父耕读,25岁中秀才,补廪生,先后执教于南充乡塾和广安紫荇书院。1902年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专攻经史。因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东京宏文书院学习教育。留学期间,因倡议那拉氏(慈禧)退朝,被视为大逆不道,遭清廷驻日公使押送回国。

回国后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创办小学、中学和女校,实行新式教育。1911年领导标志民族觉醒的四川保路运动,反对清政府卖国,促进了全川人民大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获孙中山赞扬。辛亥革命后,任川北宣慰使,继任国会众议院议员。1915年联络川军北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共和恢复后,任四川嘉陵道道尹,主持川北庶政,1917年升任四川省省长,时间虽短,建树殊多。1918年在北京设立四川省省长行署,五四运动时期,任北京《晨报》执行董事,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

抗日战争时期,张澜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自1941年10月继黄炎培后任民盟中央主席,直至1955年2月逝世止,共14年。他领导民盟始终支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1943年著文《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揭露国民党实施宪政的骗局,阐明民盟的民主政治主张,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战胜利后,他领导民盟响应中共团结统一、和平建国的主张,坚定地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反对内战。1945年12月致函国共两党,对团结、民主、军事、国家建设诸问题,提出民盟的意见,吁请国共双方于1946年元旦下令停战。1946年代表民盟出任旧政协首席代表。内战爆发后积极促进国共和谈,和谈破裂后,领导民盟总部发表声明,拒绝出席伪国大。1947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张澜在民盟总部被迫解散的次日毅然以个人名义发表声明,严正表示我个人对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之信念,及为此而努力之决心,决不变更。我希望以往之全体盟员,站在忠诚国民之立场,谨守法律范围,继续为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而努力,以求达到目的。1948年1月,致信民盟三中全会,支持恢复民盟总部。1949年,因拒绝去台湾,在上海遭国民党政府软禁,后经中共地下组织营救脱险。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人物评价】

与日俱进
                ——毛泽东

川北圣人
                ——四川人民

海内盟员皆后辈,蜀中学子半门生。
                ——学生赞誉

(张澜先生)第一是诚实无欺,无论言论和行动都没有一点虚伪,因此,立场始终坚定,敢说敢为,不畏强暴,不计生死与反动派作斗争。第二是有远见,善于明辨是非,因此才能坚持正义,永远与得人心者在一起,坚持与共产党紧密合作。
                    ——陈毅

我感到这位先生有两条很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我觉得他身上的这两条,这两大优点,对许多人,对我自己,印象是很深的,勉励是很大的。
                   ——胡耀邦

张澜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我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光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丁关根

【人物故事

张澜到底多重要 毛泽东蒋介石都要争取他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他也如同中国近代史上许多著名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人物和爱国志士那样,在大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经历过一条曲折发展的历史道路。他曾主张君主立宪,后来转变到民主革命的阵营里来,最后转变为新民主主义者。辛亥革命前后,他在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及参加反袁护法斗争中名声卓著。抗日战争时期,他高举民主、团结、抗战的旗帜,同中国共产党结下了深厚友谊。抗战胜利后,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他坚持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的政治立场是鲜明、坚定的。他那种与日俱进,奋斗不息的精神,使他愈到晚年愈焕发出生命的青春。

1949年,张澜已77岁高龄,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光辉的极顶,德高而望重。是年9月,在举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临张澜住处,请他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展开了国共合作的全面抗日战争。张澜是年已65岁高龄,但他老当益壮,全力以赴地投入了争民族生存的火热斗争。他豪情满怀地写道:华北鲸吞谋久蓄,亚东狮吼睡初醒。寇来便合迎头击,直捣黄龙痛饮倾。

对于国共两党,他不抱偏见,凡有利于抗日的,都积极支持。他担任了四川省抗敌后援会主任等公职,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号。他敦促和热烈欢送刘湘、邓锡侯、李家钰等人率部出川抗日。刘湘在开赴前线途中逝世,张澜亲自写祭文哀悼,以示抗战一家的精神,鼓励四川军民为民族的利益而前赴后继。他还一再希望开赴山西前线作战的邓锡侯、李家钰部要同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密切合作,朱德曾为此致函张澜深表感谢。中共中央派罗世文等回四川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张澜也热情的欢迎并给予支持。他真诚地冀望国共两党都能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放弃旧隙,和衷共济,共同抗战。他对抗战的前途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此次暴日侵华,利在速战;我则利于持久战。”“中日战争如我国能坚持相当时间,我国必获胜利。他殷切希望国民党政府发动国际联络与团结国内各党各派,坚持抗战。

1938年6月,他欣然接受了国民党政府延聘他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立即动身前往武汉出席参政会。在武汉,他初次会晤了周恩来,并与吴玉章、董必武等人重逢,交谈甚欢,使他进一步了解了中共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不久,张澜即在参政会上提出了坚持抗日,反对妥协;坚持民主,反对独裁的政治主张。蒋介石曾以监察院院长的要职相许,被张澜婉言拒绝,他认为自己无党无派,才能保持正直公正的立场,为促进团结抗日作出贡献。

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迁入四川后,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年底,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叛国。张澜与黄炎培、梁漱溟等人立即在《新蜀报》上发表声明严厉声讨卖国贼的卑劣行径。他十分担忧国共两党的合作将出现危机。果然,1939年上半年,蒋介石秘密颁发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理办法》等一系列反共文件,制造多起国共摩擦事件。6月间,四川的老军阀杨森即按蒋介石的旨意,制造了平江惨案,枪杀和活埋坚持抗战的新四军指战员。8月8日,张澜在寓所听取了董必武对平江惨案的详细介绍及中共中央一方面要求严惩凶手,一方面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后,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的阴谋十分愤慨,对中共仍以大局为重的政策十分钦佩。在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上,张澜即支持中共参政员关于结束国民党党治和实施宪政的要求。蒋介石完全拒绝了这个要求,且变本加厉地一意孤行。10月间,蒋介石宣布自己兼任四川省主席,企图借此加强他的独裁统治。张澜对此极为不满,发表了《建设川省,川人应有之责任》一文,号召四川人民为了抗战,必须加强团结。实际上就是反对蒋介石的横行霸道,提醒人们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要有所警惕。

1941年,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张澜与其他民主人士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进行调解,但由于国民党方面缺乏合作的诚意,终使调解无效。2月间,当时的六个小党派倡议建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大的力量居于国共两党之间,调和监督,以期全国终能达到民主的团结。张澜是以个人身分参加协商筹备的。3月间,在鲜英的住宅特园举行了成立大会,推黄炎培为主席。不久,黄炎培辞职,改推张澜为主席。这是因为张澜具备三个条件:他是无党派人士,是个公认的超然人物,能公正地判断是非;他坚持抗战,反对独裁的立场坚定,他与川康两省的地方实力派有深广的联系。

10月10日,张澜等邀请国共两党代表及部分参政员举行茶话会,正式宣布了同盟的成立。同日,在香港出版的同盟机关刊物《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宣言》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宣言宣称,该同盟是国内在政治上一向抱民主思想各党派一初步结合。虽然国民党使国内的抗战情势后转如初,但同盟从当时实际考虑,还是表示愿意尊重国民党的领导。在纲领中,第一条即是贯彻抗日主张,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反对中途妥协。这是切中时弊的。纲领还提出了实践民主精神,结束党治加强国内团结反对以武力从事党争等政治主张。以张澜为主席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是有重大意义的,它使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增加了一个大的政党,有利于克服当时已出现的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机。它的政纲基本上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的。正因为如此,中共在延安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别发表了题为《中国民主运动的生力军》的重要社论,指出同盟的成立是抗战时期我国民主运动中的一个新的推动。民主运动得此推动,将有更大的发展,开辟更好的前途

张澜在斗争实践中成为当时中国第三大党的领袖,他高擎民主、团结、抗日的大旗,在全国人民中的声望越来越大,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11月间,他在参政会上提出了《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向国民党要求结束训政,取消特务组织等。他的提案立即得到了董必武、邓颖超等23位参政员的联署。蒋介石见后气得拍案大叫:张澜把我看成宣统皇帝了!张澜开始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监视,但他不畏艰险,仍为团结抗战事业日夜奔波。他在笔记上写下了四勉一戒的座右铭,即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他还教育盟员:自强必须坚其志,有毅力,不为事物所摇夺,不为艰险所沮丧,死而后已。即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作为一个革命者应敢于坚持斗争,自强不息。有一位盟员叫沈大义,听了张澜的教海,把名字改成了沈自强。不久,他担任了张澜的秘书,常见张澜忧国忧民,为推动抗战不辞劳苦,不顾安危,对他十分钦佩。

1945年8月,在欢庆抗战胜利的爆竹声中,积有几十年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73岁高龄的张澜还未及洗去八年抗日的风尘,又开始为民主建国而奔走呼号。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接受蒋介石的邀请进行重庆谈判。这一弥天大勇之举令张澜十分钦佩。他同其他民主人士和中外记者前往迎接,积极为促进国共和谈而努力。在历时43天的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同他多次会晤并亲切交谈。毛泽东态度谦逊、平易近人。每次到特园访他时,常跟特园的勤杂人员诚挚地握手交谈,这给张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我也是乡下贫寒出身,可是在城市里久了,差不多把乡下人忘了,大家都应向他(指毛泽东)学习。

蒋介石原以为毛泽东不敢来重庆谈判,打算于1945年11月12日直接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因而对国共会谈毫无准备。毛泽东抵渝后坚决反对召开国大,要求先召开各党各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他们纷纷发表宣言,反对内战,呼吁和平民主,要求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此时,张澜以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名义发表致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关切函,就国共合作问题提出:目前商谈之中心问题,不外政治与军事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军事问题,积极须着眼于国防消极须着眼于化除吟域,保障国家之和平建设,并提出要减少常备军。他指责国民党兵贵多而不精,除从事内争之外,更有何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谓民主必持武力始能保障,则民主之为民主,岂不令人寒心,如谓统一必须武力始能维持,则统一之为统一,岂不令人气短。在国共会谈期间,民盟在特园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张澜继续当选为民盟主席。《国共双方代表会议纪要》的公布,使与会者振奋异常,但也为蒋介石的反复无常而担忧。张澜曾以蒋介石的无信无义,力劝毛泽东早日离渝。毛泽东临行时对张澜说:欢迎你来,延安川人多,会做川菜招待你。果然不出所料,双十协定后,蒋介石蓄意扩大内战的阴谋,逐步暴露。张澜曾当面揭露蒋介石缺乏实践双十协定的诚意。他说:譬如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这两点,就应该有诚意实行一面说党部退出军队,一面又拉军官入党,把带兵的大员统统变为国民党党部的中央委员,这是党化军变为军化党。这样能算国家化吗?这能瞒人吗?这样是欠诚啊。12月30日,他又致函国共双方,指出:全国人心厌战苦战,欲出水火久矣。要求国共两党于1946年元旦双方发令所有一切军队即日停止武装冲突,所有问题均得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1946年1月,国民党在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压力,同意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乞张澜作为民盟的首席代表参加会议。为了粉碎蒋介石独裁、内战的阴谋,会前,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与他商定,中共与民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事先碰头,交换意见,共同协商。

在整个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张澜坚守与周恩来商定的原则立场,朝夕与中共党员共商国是,在讨论国府名额等问题上,民盟与中国共产党一直协作得很好。对此,国民党反动派大骂:民盟是共产党的尾巴。国民党特务还强占特园四号住宅监视民盟代表的活动,特务组织铁血锄奸团竟公开张贴打倒张澜的标语。张澜在政协期间不顾攻击、诬蔑、诽谤和威胁,与中共代表始终联合一致的态度,为政协取得五项决议案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6月,张澜应中共中央邀请,出席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9月,他以民盟主席身分作为民盟首席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他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中国今天这个新民主主义的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和全国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级的民主分子奋斗牺牲的结果。”“我今天愿与在座诸位代表相约,我们全体代表更应与中国全体人民相约,我们应立下宏愿,抱定决心,在毛主席领导之下,共同起来担负实现这个纲领的责任。在会上,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此前,对毛泽东主席亲临盛请,张澜操着浓重的川北口音说:我快八十啦,老了,不行了。我又没有什么……”毛泽东没等他说完就爽朗地笑着讲:你有德嘛,无论如何请你出来!10月1日,在这举世瞩目的、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朱德、刘少奇、宋床龄、李济深、张澜,高岗6位副主席围绕在毛泽东的身旁。张澜穿着朴实的长衫,胸前飘拂着白须,精神矍烁。

1949年12月20日,他在民盟一届五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民盟主席。

1955年2月9日,张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张澜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亲视含殓。社会各阶层纷纷致电表示哀悼。2月13日,张澜的遗体隆重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责任编辑:kaifeng (开封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