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一旦在社区、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出现病例,若不及时防控,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对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2024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2023年结核病相关死亡人数为125万,超过新冠肺炎相关死亡人数,再次成为致死人数最多的传染病。
在今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民盟开封市直属一支部主委、河南省古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磊杰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结核病防治的提案。他表示,作为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结核病防治形势同样严峻,而有效防治结核病,能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公众筑牢健康防线。
毛磊杰指出,近年来,尽管河南省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结核病防治队伍和防治能力被削弱的现象日益凸显,需要各方予以关注,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对此,毛磊杰表示,“防”与“治”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他建议,首先要加强结核病防治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增加专职从事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数量,增强专业防治机构运行能力;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分层培训、区域培训和重点集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和激励制度,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待遇水平,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
其次,提升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有效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加大主动筛查力度,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和治疗率,落实结核病诊疗管理,确保不间断地提供抗结核病药品供应,保障患者的治疗需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质量控制。
最后,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同时,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到位和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结核病防治经验和技术。